2022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”:我校“纳米科学与技术”、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均位列中国第4

发布时间:2022-07-21访问量:2537设置

719日,2022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”(Shanghai Ranking'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)正式发布。由我院主导建设的苏州大学“纳米科学与技术”、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在中国高校排名中均位列第4位,在世界排名中分别位列第5位和第16位。在这两个学科的中国高校排名中,前3位依次均为: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北京大学。

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”自2017年起正式发布,当年我校“纳米科学与技术”位列世界第24位(中国第7位);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位列世界第51-75位(中国第11位),目前两个学科均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。


2022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覆盖54个学科,涉及理学、工学、生命科学、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。此次共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。中国内地共有293所高校上榜,上榜总次数2686次,仅次于美国,位列全球第二。


信息来源:

2022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

英文官网:http://www.shanghairanking.com/rankings/gras/2022/RS0214


附: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/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简介

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于2008年6月领衔组建,主导建设我校纳米科学与技术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。研究院的组建翻开了我校纳米、材料、化学等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学科建设发展的新篇章。2010年,在研究院的基础上,成立了国内首个以纳米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学院——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,开设了国内首个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,并于同年获批为教育部首批17所“国家试点学院”之一。研究院/学院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为核心,围绕四大产业领域,分别布局了功能纳米材料、有机光电器件、纳米生物医学、表界面分子科学、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五大研究方向。

研究院/学院以李述汤院士为核心,凝聚了一支国际化精英师资队伍。现有教职员工130余人,其中专任教师85人,具有高级职称74人,包含中科院院士2人,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,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,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17人次,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6人次;1人入选中国化学会首届会士、1人入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、4人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;51人次入选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,位居全国前列;先后获得包括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、中国侨界贡献奖-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6个。

研究院/学院共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672项,总经费逾9.1亿元,其中包括“863”计划、“973”计划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基金委重点项目、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各类国家重大重点项目40余项。累计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700余篇,其中高水平论文700余篇。3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、Nature上,2项成果分别入选2015年度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”和2018年度“中国光学十大进展(基础研究类)”4篇论文入选“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”;部分成果被国际知名期刊专刊亮点报道,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。

2013年,以研究院/学院为核心组建的“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”获批教育部“2011计划”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。同时,还获批了包括国家“111计划”、两部一省科教结合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创新基地、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(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)、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——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、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、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在内的多项平台建设项目。

经过多年发展,学院探索形成了教科融合、学科融合、国际融合的纳米专业人才“三融合”培养模式,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、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。国际权威期刊Nature以“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先锋”为题对学院教学改革进行了专题报道。学院发挥国家试点学院的特区优势,率先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,推行全员导师制和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,短短十多年培养了超2000名毕业生。其中,7人入选“全球高被引科学家”(每300名毕业生中就有一名高被引科学家);1人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,1人以共同第一作者(排名第一)在Nature发表学术论文,5人入选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;在挑战杯、互联网+等各类国家级科技竞赛/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奖近30项。


 

 

责任编辑:向丹婷、郭佳




返回原图
/